close

  來到豐田的長輩樂齡班,講師正在講台上面帶著長輩們活動。仔細聽她的口音,你很難發現她不是來自台灣;她長得與我們並無不同,皮膚也不是我們想像中熱帶雨林那樣的黑黝。甚至與社區裡的長輩們談天,她能夠說台語,還能夠說上一口流利的客家話。她叫做楊雪霞,為一名社區工作者,因為婚嫁,來到台灣已經二十年。

  原來,雪霞來自於印尼的東加里曼丹,祖輩過去曾經是清朝的客家人,遷徙到南洋已經五代有餘。難怪,雪霞的客家話講起來特別的流利。能夠成為台上的講師,教著社區長輩們中文、手工藝,雪霞過去也是耗費苦心。

  在她的兒子上國小的那一年,她便開始憂心著自己是不是能夠擔負起孩子的教育責任,因此她堅持不懈的去上了中文班,隨著兒子的年級提升,她便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中文。甚至,後來還透過同等學力測驗就讀了國中的補校、高中補校,並且考取了大學。她的手藝精巧,也與她的印尼經驗有著莫大的關係::「小時候父親會拿著椰殼做成二胡,每每夜裡都看著那個椰殼二胡被父親用刀子摩娑的越來越滑亮,我們便隨著父親在東加里曼丹的一處小島上,一切都靠著我們的雙手。」

  隨著雪霞在社區裡面工作一整天,從日頭初生帶領著長輩們活動,到日頭漸落後,拜訪每一位社區裡的長輩;她用盡心力地從他們的生活起居到健康狀況,包含了最近的交友情形,親友是否回來探望。密密麻麻地在紙上詳盡的紀錄起每個長輩們最近的生活:「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這些長輩們的需求,透過他們的生活狀況,我們能知道我們在那些工作上面,能夠為他們做得更多」。

  對雪霞來說,或許人們會好奇,為什麼一個「嫁過來」的媳婦會願意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做這麼多的事情,但是她只有一個答案:「台灣是我的家」。

arrow
arrow

    風車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